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店 www.xssd.net,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八十六章

    杨继西得知狗蛋不念书时, 也有些惊讶,“我记得梦里狗蛋可念了很久的。”

    而且还让“他”跟着供对方读书呢。

    “但狗蛋确实念书不行, 听石头说不仅打架呢, 还,”孙桂芳压低声音,“还偷人家东西, 好在后来狗蛋多给了几分钱, 这事儿才没闹到老师那去的。”

    杨继西一愣,这偷东西怎么偷到学校去了?

    正好他从新院子那边过来, 就看见狗蛋还有石头、毛蛋在杨继康他们院子里玩耍, 于是对狗蛋一招手。

    狗蛋颠颠跑过来, “叔。”

    “听说你不去念书了?”

    “嗯, 我念书不行, ”狗蛋说。

    “你努力了吗?”杨继西反问, “你瞧见你以前那些小伙伴没?他们爹娘一辈子都不会送他们去念书,结果现在全在地里干活儿,大字不识一个, 以后去县里问个路都很容易吃亏的。”

    “读书太累了, ”狗蛋挠了挠头, “我又不像石头哥, 每天去学校最多半个小时, 我得走一个半小时呢。”

    “那吴阿山呢,人家和你一样大, 还没人接送, 每天自己去自己回来, 都读了两年了。”

    杨继西说吴和国的大儿子。

    狗蛋不说话了,杨继西盯着他看了看, “不管怎么样,做个好孩子,把以前的坏毛病都改掉,给,石头过来。”

    他右手抓了一大把瓜子给狗蛋,接着把石头叫过来,给了他两把,“毛蛋太小抓不住,你给他放兜里。”

    “欸,谢谢叔。”

    石头道。

    狗蛋看着手里的瓜子,也小心地说了句,“谢谢叔。”

    然后便和石头一块儿回那边院子了。

    杨二爷爷在清理鸡圈呢,把刚才杨继西和狗蛋的对话全听到耳里了,他见杨继西眉头紧皱的样子,走过来笑道。

    “这孩子有点小机灵,可惜没教好,说到底也是大人的错,你劝说得好,到底是叔叔,不能眼看着他就这么过下去。”

    杨继西笑了笑,“我也是希望他能走正道,不要走弯路。”

    “是啊,”杨二爷爷点头。

    即便是不喜欢狗蛋,但杨继康夫妇也没有阻止石头和狗蛋玩耍,一码归一码,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儿的时候玩,加上石头有自制力,有些事杨继康他们是放心的。

    狗蛋回去后看着自己的书本想了许多,等晚上沈凤仙把他的衣服缝好拿进屋,准备去杨二奶奶那边编喜结的是偶,狗蛋忽然拉住她,接着把房门一关,小声地把杨继西的话跟沈凤仙说了,沈凤仙听完沉默了一会儿。

    她私心是想让狗蛋继续念书的。

    可狗蛋的行为也确实让她有些失望,如果不改正,送去也是浪费钱。

    “念书哪有不吃苦的?有句话有得好,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你是我的儿,我当然希望你好,可你不是惹事打架,就是偷人家东西,老师都不想收你,再送你去,你再犯,那可丢大脸了!”

    狗蛋抿了抿唇。

    “我想继续念书,奶还会送我去吗?”

    “那你得改自己的毛病,你去找你爹再说说,我还有事儿呢,”沈凤仙推了他一下,见狗蛋进他们房间找杨继东后,沈凤仙才出院门。

    刘香莲挺着大肚子从堂屋出来,刚要回房呢,就见她出院门。

    “这么晚了,大嫂去哪里?”

    刘香莲有些疑惑,提着豆油灯来到院门,加上本来月光就不错,很快就看见沈凤仙进了那边的院门。

    “继北,”她兴冲冲地回到房里,拉着杨继北道,“我看见大嫂摸黑往二娘家去了!你说这大晚上的,她去那边干啥?”

    “去二娘家?你没看错吧?”

    杨继北坐起身,手里也拿着一个大蒲扇。

    “我能看错?这里面肯定有事儿,”刘香莲眯起眼想了想,“无缘无故的她往那边去干什么,走,我们一起过去串串门!”

    杨继北确实好奇,于是与她一块儿提着油灯往杨二奶奶那边去了。

    杨二爷爷和杨继西正在堂屋里说话,见他们径直往新房子那边走,杨继西直接叫住二人,“有事儿?”

    已经听见那边堂屋里有沈凤仙声音的刘香莲有些等不及了,“我找大嫂。”

    说完就准备往那边去,结果葱头忽然跳出来对她一阵嗷呜的低吼,吓得刘香莲往后一退,杨继北赶忙扶住她,伸出脚想去踢葱头。

    “怎么,想闯进我们内院,还想踢我家的葱头?”

    杨二爷爷厉声道。

    还内院?

    杨继西嘴角一抽,这是听杨大奶奶说以前的老故事听过头了吧。

    不过杨继北二人确实被他那么严肃的样子吓住了。

    “我就是找大嫂,”刘香莲扯出一抹笑回着杨二爷爷,接着往那头大喊着,“大嫂?大嫂!”

    结果她叫,葱头也叫,要不是杨继西把葱头唤走,刘香莲可能要被吓坏。

    “他们怎么来了!”

    沈凤仙咬牙,赶紧放下编到一边的喜结,出了堂屋门,冷着脸过去,“什么事儿?”

    “没啥,就是见你过来了,我们也想串串门,”刘香莲道。

    “有病,”沈凤仙翻了个白眼就走了,杨继北和刘香莲赶紧跟上。

    “大嫂,你白天不过二娘家,咋晚上过去啊?娘知道你去二娘家吗?你去二娘家干啥啊?”

    刘香莲就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叫,沈凤仙本来就因为他们过去,导致自己编了半个喜结就得走,这会儿正窝火呢,于是大声骂道。

    “咋的?我还不能串门了?娘说了老死不相往来吗?!你一天天不养胎盯着我干什么啊!”

    说完便气冲冲地回房了。

    刘香莲和杨继北被她吼得一愣。

    “怎么了?”

    杨老婆子从堂屋出来。

    刘香莲和杨继北对视一眼后,刘香莲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她去串门就去呗,”杨老婆子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倒是对沈凤仙那句话比较赞成,“你们大嫂说得对,你都这么大的肚子了,这黑不溜秋地出去干啥啊?回房歇着吧。”

    这边,杨二奶奶和杨大奶奶看着那编了一半的喜结,孙桂芳端着凉茶进来,就见到这一幕。

    “我看她明儿不会来了。”

    杨二奶奶啧了一声,“这不知道说啥好,我可不想老四媳妇儿也过来干活儿,不来也好。”

    杨大奶奶点头。

    第二天晚上沈凤仙果然没来,因为刘香莲一直盯着她。

    这下杨继东也有了火气,耽搁一天那就少攒一天的私房钱,能没有火气吗?

    好在秋收开始了,沈凤仙白天累得要死,晚上也没去编喜结了。

    收了小麦没歇几天又开始收玉米,杨继西眼瞅着又黑了一度,杨继康的情况和他差不多。

    家里最后一刀腊肉煮了不说,杨二爷爷还去镇上买了好几次的肉回来,就为了让杨继西吃得好,干活儿也有力气。

    这天热,男人们都喜欢下河洗澡,洗完后再把脏衣服也洗了再回家,杨继西回到家把衣服晾好,孙桂芳让他进屋吃西瓜。

    杨继西吃了两大块,觉得十分舒坦,孙桂芳见他吃得欢喜,便又给他切了一大块。

    “不吃了,你吃吧。”

    杨继西摆手,西瓜好吃,可也胀肚子。

    “那就给爹娘留着,我这两天不爱吃西瓜。”

    月初拿出来的三个西瓜,这是最后一个,杨继西昨儿傍晚出去一趟,又背了三个回来。

    空间里还有那么多西瓜,自然是不愁瓜吃的,而福窝里则是放了十斤白面进去。

    “包子好了!”杨二奶奶在灶房大声道。

    孙桂芳准备去端,被杨继西拦住,“我去。”

    包子皮薄馅多,里面全是鲜肉,非常扎实,吃得一家人都眯起了眼。

    再喝上一点黄瓜汤解腻,一顿晚饭结束后,又在新院子那边坐着乘凉。

    现在杨二奶奶她们晚上不编喜结了,白天编。

    家里用熏虫草熏过,所以晚上回房睡觉也没什么蚊虫,孙桂芳半夜有时候会腿抽筋,杨继西每次都会给她按腿。

    “辛苦了。”

    听他这么说,孙桂芳抬起手摸了摸他的脸,“不辛苦。”

    为了让孙桂芳洗澡舒服,杨继西还去找李叔打了一个大木浴盆,样子像浴缸那样长形的,孙桂芳躺着也舒服。

    因为天热,所以孙桂芳有时候下午洗一次,晚上再洗一次。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挑水也挑得勤快,家里的水缸干干净净的。

    杨二奶奶这天上午刚洗了头,正和孙桂芳说起中午吃啥好呢,康嫂和石头抱着欢欢还有乐乐过来了。

    太阳有些大,杨二奶奶让他们去堂屋坐,别晒着孩子。

    “副队长他们已经拿到小杨树那块地的地基了,我看秋收后就要动工,”康嫂一边给欢欢擦了擦口水,一边说道。

    “那咱们这山脚又热闹了,多了一家人嘛,”杨二奶奶笑眯眯地说道。

    说着说着,又说起副队长家的辈分。

    “按照辈分,我和西哥得叫副队长一声五叔呢,”孙桂芳说道。

    副队长还不到五十岁,比杨二奶奶他们小了不少,但他辈分大,和杨二奶奶他们是同辈的人。

    “可不,而且你们知道副队长他们,为什么忽然下定决定从后山脚那边搬过来了吗?”

    康嫂低声道。

    “不知道,你快说说,”杨二奶奶追问。

    “这不是他们家老二在议亲了吗?女方亲戚过来看过,说他们在那后山脚下单家独户的,这大冬天万一出了点啥事儿,叫唤也没啥用,这不,”康嫂指了指小杨树的方向。

    “我也听见了些风声,不过他家老二不是非那什么不娶吗?我还以为没议亲呢。”

    杨二奶奶瘪嘴,“之前要死要活的,我还以为多大的决心呢。”

    “什么意思?”

    孙桂芳好奇道。

    “桂芳还不知道这事儿,”康嫂立马说起来,“就副队长家的赵长国,他十七岁的时候,跟着副队长去垫子坝生产队干活儿,然后喜欢上那边生产队的一个姑娘,哎哟,回来就央求他娘上门提亲去。”

    “那姑娘身体不怎么好,她家人就想着把她嫁到镇上去,以后少吃点苦,我们赵五叔那会儿还不是副队长呢,家里的日子也就那样,姑娘家看不上。”

    康嫂叹了口气,“这也正常,父母都为孩子着想嘛,赵家的日子是苦了点,但赵长国不放弃啊,找媒人上门不下十次,人家一次一次的拒绝,他还是不放弃,就这么纠缠了人家两年。”

    那两年副队长夫妇几次劝他放弃,他就是不听,扬言这辈子除了那姑娘,谁也不娶,这要是逼他,他就跳河给赵家人看。

    “结果人家姑娘前年嫁出去了,在隔壁镇上,日子过得很舒心,赵长国倒是不叫嚷了,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康嫂又给欢欢擦了擦口水,见石头给乐乐擦了,便摸了摸石头的脑袋。

    “我听说这议亲的对象也是垫子坝的,还是那姑娘的堂妹呢!你们说这事儿......”

    孙桂芳听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这垫子坝,是不是刘香莲娘家生产队啊?”

    “可不,”杨二奶奶点头,又问康嫂,“那姑娘傻了是不是?这赵长国喜欢的是她堂姐,她咋应了这亲事呢?”

    “这我不清楚,”康嫂摇头,“我也是回娘家的时候,听我嫂子说的,我嫂子娘家弟媳妇,就是垫子坝的,所以知道一点,但也不是很清楚,那家瞒得近,我看得副队长家的房子建起来了,这才会往外放话。”

    “傻姑娘,“杨二奶奶眉头微皱,“以后有苦头吃,这种心里有人的男人,可嫁不得!”

    “可不是,就说我那.....”

    康嫂继续说,石头抱着乐乐听她们三人说话,听见脚步声转过头去,便见杨继西扛着锄头出来了。

    “康嫂,石头,”杨继西招呼着,洗了手凑过去看了看石头怀里的乐乐,“小丫头这口水有些厉害啊。”

    “长牙呢,”杨二奶奶笑道。

    “喝点凉茶,”孙桂芳指了指桌子上的搪瓷杯,这是他们的搪瓷杯,和杨二奶奶他们那个颜色不一样,花是一样的。

    “孩子听话不,”杨继西问。

    “听话,”孙桂芳笑。

    “我们也该回去了,”康嫂抱着孩子,和石头回去了。

    杨继西还在石头两个兜里塞满了瓜子。

    “谢谢叔。”

    石头道。

    杨继西摸了摸乐乐的耳朵,惹得小丫头啊了一声,他笑着收回手,“回去吧。”

    “欸,”石头抱着乐乐小心翼翼地走了。

    “光顾着说话去了,我还没做饭呢,”杨二奶奶一边洗手一边道,“还好早上蒸的馒头多,今儿中午就吃清水南瓜,再蒸一碗油肉。”

    “我帮着烧火,”孙桂芳道。

    “我去,你歇着,“杨继西随意洗了个头,“我今儿回来得早一些,那边的活儿干完了,就先回来了,下午也不用去,歇歇。”

    “那好,这么些天你就没怎么歇过,”杨二奶奶连声道。

    孙桂芳也露出笑,“是该歇歇了,这太阳这么大,很容易中暑的。”

    “说起中暑,知青所那边又有几个知青遭了。”

    杨继西跟着杨二奶奶进灶房,一边说,后面跟着孙桂芳。

    “就三月新来的那几个知青?”

    杨二奶奶追问。

    “对,”杨继西点头,三月份他们生产队分来了几个女知青,个个都不是干活儿的人,但大道理倒是一堆一堆的,被村里人说是知青病,每一个知青来生产队的时候,都有一番道理。

    但人家说得也真的是有道理,这是不好实施。

    “比如就有一位知青提起我们这离镇上学校太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