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店 www.xssd.net,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一章

    侯长亮闻言双眼一亮:“这倒是一个法子。”

    “而且你们家离隔壁镇子也不远, 就两边镇子一起卖,可能卖得更好, ”杨继西想到三道沟去隔壁镇子的距离说, “但是第一次卖的时候,咱们少做点,看看情况, 再决定第二次的量。”

    侯长亮连连点头, 满眼期盼地看着杨继西:“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见此杨继西又说:“最好固定在一处位置卖,而且别人买的时候, 一定要跟对方说一下自己的招牌。”

    “招牌?”

    侯长亮挠头, “我们没有招牌诶。”

    “咋没有啊, ”谭佳雨听到他们的话后, 凑过来道, “侯家米糖, 不就是个招牌了吗?”

    再加上我们是三道沟侯家卖米糖的,那就更有定位了!

    “这个不错,”杨继西点头, “而且在生产队也能卖, 我们家铺子虽然在镇上, 但家里也是放着盐啥的, 就是为了方便队里的人。”

    毕竟为了买一袋盐跑去镇上, 那也是费腿的。

    说着说着,就说起各自生产队的路了。

    “你们队里的路还好, 大路就在生产队外面没有多远的地方, 就是拖拉机柴油机啥的过来也行, 可我们三道沟就不成了。”

    侯长亮两只手比画了一下,“就说从幸福镇这边回我们三道沟那, 大路就到老马沟岔路口过去一点,小路到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这家里有点急事啥的,板车和牛车都用不了。”这个谭佳雨深有体会,当初侯长亮上门求亲的时候,谭家其实对他们队里的路况也有过考虑,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人比生活环境要重要些。

    “我听隔壁的王大嫂说,石永洞那边已经开始修大路了,好几个生产队跟前都通了路呢。”

    孙桂芳也过来了,一边说一边在杨继西身旁坐下说。

    “王大哥是邮递员,他每天在各个生产队跑,看得多,知道的也多。”杨继西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我们啥时候可以修路。”侯长亮感慨道。

    前几天还在和侯长亮夫妇谈修路的事儿呢,今儿杨继西刚准备带葱头出去溜达一圈,就听见让大伙儿开会的铜锣声。

    杨继西蹲下身,摸了摸葱头的狗头:“回来带你去玩儿。”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乖巧地趴在院门后继续睡觉。

    队长开会说的是修路的事儿,现在秋收完了,地里的活儿也没那么繁重,承包地的粮食也称过了,所以得闲的人还挺多。

    “咱们门前的路就差那么一点就全是直通镇上的大路了,大家伙儿努把力,咱们把这大路直接修到生产队门口,那咱们去镇上不就更方便了。”

    晒坝上,队长站在最前面大声说道。

    “再说每年秋收和卖菜啥的,我们都得把东西背到大路那边去,人家的货车在那等着,要是把路修好,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费力了。”

    这个会开完后,得到了大伙儿的支持,第二天杨继西就加入了修路队。

    这也是有工分的,不过没有地里那种活儿多。

    别看行走只有十几分钟的小路,这弄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地下的石头要是多,那就得凿开才能继续。

    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副队长见下午大家没啥精神,于是起头唱起歌,杨继西埋头干活,怎么也不肯加入。

    他唱歌贼难听,都是自己人他不想误伤了。

    杨继康唱歌洪亮得很,这三十多个人里,就他声音最大,副队长干脆把起头唱歌的任务交给他。

    于是在修路的这些天,杨家大院时不时就响起杨继康唱团结歌的声音,这天下雨,杨继西坐在堂屋和杨二爷爷说话呢,就听见隔壁又开始了。

    他叹了口气:“康哥这是上头了啊。”

    杨二奶奶闷笑道:“我听你大娘说,他是为了练习,这样带头唱歌的时候也好听点。”

    正说着呢,又听见欢欢和乐乐奶声奶气跟着唱歌的声音。

    啥咱们乡民有力量,有力量……

    杨继西捂住耳朵,不行不行,太上头了,脑子里都开始自动跟唱了!

    得知他们队里在修路,隔壁队也开始躁动了,渐渐地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队,带着自家队员开始修路。

    这让得到消息的镇长很是吃惊,还特意下乡四处看了看,发现大伙儿热情高涨得很,而且路也差不多都修到自家生产队门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是很有利的!

    但也有修不了的,比如三道沟,一个多小时的小路呢,那可不是十几天一个月能干完的,所以即便得知水竹林生产队和老马沟生产队大路已经修到门口了,三道沟的队长也无能为力。

    好在他们队的人没闹,不然这队长就更难了。

    县里的报社特意来拍了照片,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上了他们省城报纸上,然后修路风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想致富,先修路。

    这个话得晚好几年才能听见,但是现在,杨继西瞅着镇上公告墙上的那几个眼熟的大字,再次感慨:“变化真的大啊。”

    队里的路已经修完了,如今也十月底,杨继西还没去收下半年的房租,这不,才从县里回来,天也快黑了,所以杨继西直接去了铺子上。

    孙桂芳正在做饭,嫣嫣和平安都在老家,杨幺妹一边织毛衣,一边守着前屋的东西,要是有人来买啥,也有人。

    听见脚步声,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起身想问对方买点啥呢,结果发现是杨继西。

    “哥啊!”

    “就是我。”杨继西是直接从生产队去县里的,之前没来铺子上,这回来了才过来的。

    杨幺妹移开长桌,杨继西背着背篓进来了,还从背篓里拿出几个苹果放在桌上:“张姨给的,洗了自己吃啊。”

    “欸。”杨幺妹应着,而这会儿刚好有人来,她便去卖东西了,杨继西则是去灶房跟孙桂芳说了会话,然后洗手帮忙。

    “张爱民他们在门前卖饺子,每天卖一上午,生意还不错呢,还说过了年就给我们交一年的房租了,不再半年半年的给。”

    杨继西说起这个事儿。

    “那挺好啊,”孙桂芳把清水南瓜舀进大碗里,“我听张姨说过,这张大哥家里那位手可巧了,我看这生意要是做大了,还能租个铺子卖大些,那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侯兄弟他们的米糖也打出名声了,今儿我们在县里碰见,他刚去商局那边弄了营业证,准备下一次卖米糖的时候,就放在一旁给大伙儿看。”

    杨继西把南瓜端到堂屋后,很快又回来了。

    “康哥他们在编竹篮,拿到县里的杂货铺去卖的,他们的竹篮小巧精致,卖得还不错呢。”

    他们这杂货铺没收竹制品,一是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少,镇上不好卖出去,二是占地方,他们的货又到了许多,两个房间都堆了好些了,竹篮再来,那就没地儿咯。

    “前天大嫂还过来卖鸡蛋呢,”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她还跟我打听隔壁柳婶子回来没,说是回去跟三婶说,你说是三婶打听,还是她想给三婶听啊?”

    杨继西闻言一笑:“那就不知道咯。”

    他好久没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杨老婆子最近也很少出门,都在家待着。

    杨继北回去背粮食倒也容易,杨二奶奶还说杨老汉二人这是转了性了呢。

    吃过饭后,杨继西帮着收拾好,就准备去洗澡,结果刚回来的王成功拿来了一封信,这是李成杰寄给他们夫妻的。

    “这还是第一次单独给咱们寄信呢。”杨继西说。

    李成杰出去后,也不是没来过信,但多是给成才,然后里面向他们问好的话,成才会拿过来给杨继西他们还有陈翔看。

    “拆开看看说了啥。”

    孙桂芳也好奇。

    杨幺妹见有孩子过来买糖,便出去招呼小客人了。

    李成杰在信上说,他现在在搞服装店,才这么点时间,就发觉这里面的商机非常大,所以他也不开店了,想直接搞个服装厂。

    这可要老多钱了,李嫂那边还要运转生意,抽出来的钱也没有太多,所以李成杰手里缺钱。

    如果杨继西他们愿意参与,那就当他们的创业金了,里面还有两张火车票,说他们可以先过去看看再做决定。

    “你怎么想的?”

    孙桂芳问他。

    “李哥的能力,那是绝对有的,”杨继西说,“跟着他干准能赚钱,不过我们那点家底,李哥不一定看得上眼,也不知道能不能帮着他。”

    对他们来说,手里有两三千块钱,那就是比较富裕了,可李成杰是七十年代的万元户,那眼界可不一样的。

    “这火车票是咱们这边的章。”孙桂芳刚点头,就发现火车票是他们这边出售的,因为章不一样。

    “我看是李嫂怕我们不答应,所以和李哥商量好后,一个写信过来,一个把票一道寄过去再一起寄过来的吧。”

    杨继西觉得有些复杂了,不过准备得确实好。

    “要不,咱们出去看看,说起来我们还没一起出过远门呢,来回十天左右,也不久。”

    杨继西说。

    “好是好,可这事儿还是得和爹娘商量商量,别让他们担心。”孙桂芳抱着他的手臂道。

    “好。”

    第二天,杨继西回生产队和杨二爷爷他们说了这事儿,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没有意见。

    “就你说的,来回才不过十天,这十天的功夫能见不少世面呢!要是能拍点相片回来,那就更好了,也给我们见见,这挨着大海的城市到底长啥样。”

    杨二爷爷说。

    “你爹说得对,继西啊,你们还年轻,能四处走走看看,那是很好的,不过这火车票钱,你们得还给人家啊,不能白得。”

    杨二奶奶叮嘱了一番。

    于是杨继西找队长开了介绍信,几天后,夫妻二人一人背了一个小包,便出门了。

    多的东西他们放在空间呢。

    铺子由杨幺妹还有刘章看着,他们也放心。

    “也不知道嫣嫣闹不闹。”

    他们到了县城后,坐上班车去市里,然后坐火车到沿海。

    现在刚上班车没多久,孙桂芳就提起嫣嫣了。

    “这几天我们一直陪着她,还答应给她带什么什么东西,小家伙高兴得很呢,”杨继西想起嫣嫣笑眯眯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我也请大娘他们帮着看着点孩子,这十天就不让嫣嫣去镇上了,就在老家我们也放心。”

    “娘也是这么说的。”孙桂芳把自己的布包放在二人中间,趁机在下面握住杨继西的手,杨继西侧头看她。

    “睡一觉,下车了我唤你。”因为今天要出远门,孙桂芳也比较激动,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呢。

    听杨继西这么说,孙桂芳也有些困了,她靠着窗,很快便睡着了。怕她这样睡脖子不舒服,杨继西把她的脑袋放在自己肩膀上靠着,整个人往下缩了缩,让孙桂芳睡得更舒服些。

    等杨继西唤醒孙桂芳的时候,车已经进站了,车上的人陆陆续续开始下车,就只有几个人在上面。

    “你就这个姿势坐了这么久?”

    孙桂芳见他起身腿有些不稳,立马知道是腿麻了,顿时心疼得不行。

    “这人长得太高了,也不好,下次一定记得活动活动腿。”杨继西背着一个包,另一个包他趁着人不注意放到空间去了。

    “没有下次了。”孙桂芳才不接茬呢,得了他的保证,这才露出笑颜,二人下了车,出了车站赶往火车站。

    “我的天,”孙桂芳看着一路的人和东西,惊讶地抓住杨继西的手臂,“西哥,好热闹啊!”

    卖地瓜的,卖烧土豆的,还有卖鸡蛋饼的,叫卖声不断,人也多,瞧着十分热闹。

    “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做生意的也多了,等咱们到沿海,那边更多呢。”

    杨继西笑着去买了两个鸡蛋饼,和孙桂芳一人一个。

    “好吃,加点辣酱肯定更好吃。”孙桂芳一边吃一边道,天冷的时候,她就爱吃辣的。

    “那咱们回家试试。”杨继西笑。

    “好。”

    两天后,他们终于到了沿海城,下火车时,二人腿都是软唧唧的,即便在火车上他们也没有一直坐着,而是逮住时间就走动一下,但从未坐过这么远的路,腿还是有些肿了。

    李成杰也拿不准他们会不会来,但还是让小夏在这边等着,手里举着个牌子,就站在火车站出口处。

    杨继西一出站就瞧见小夏举着一个大纸牌站在人群里,纸牌上面写着杨继西和孙桂芳的名字。

    “是小夏。”孙桂芳也看见小夏了,因为对方实在是长得高大,在人群中很显眼。

    “杨哥,嫂子!”

    小夏笑眯眯地冲他们招手。

    “李哥就怕你们没来,这些天一直念叨呢。”小夏带着他们往旁边的停车位走去,高楼让杨继西夫妇看得目不转睛。

    在看见小夏开着一辆四轮车过来时,也有些惊讶,二人上了车,透着车窗看向外面的城市。

    比起他们省城,这沿海经济开发处可漂亮多了,高楼多,做生意的也多,到处都通了电,瞧着十分漂亮。

    再看那些小伙子,小姑娘们,穿得都很好看,颜色也不像他们小县城那么朴素,还有头发。

    孙桂芳盯着几个姑娘的卷发看:“真好看啊。”

    “那是喇叭裤吧?”

    杨继西则是盯着小伙子的紧身裤看。

    小夏闻言应着:“是啊,现在流行得很呢,我们厂里就在加做这个,订单多得很!”

    孙桂芳却不是很喜欢那裤子,但杨继西要是喜欢,也能买:“西哥,咱们买几条回去?”

    “不要不要,”杨继西连忙摆手,“我不适合这种裤子,而且我也不是很喜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