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店 www.xssd.net,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听春娟过得好, 孙桂芳心里也高兴:“之前我也听妈提过,吴家那边全是春娟在做主, 也是因为那边过得舒心, 这边三婶又闹心得很,所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两次。”

    因为这事儿,孙三婶没少在家骂春娟是白眼狼。

    “那贵子也这么大了, 看他娘这样子, 怕是不好说亲。”

    杨二爷爷又说起贵子。

    孙桂芳点头,孙三婶确实请媒人给贵子说过几次亲, 可人家一听是孙三婶一家, 立马就回绝了。

    倒也没说瞧不上孙三婶他们家啥的, 借口还比较委婉, 什么再留姑娘几年之类的话。

    但这并不妨碍孙三婶在家骂人家。

    这水竹林的人又不是没有耳朵, 听见的人一传十, 十传自家亲戚,到后来媒人见到孙三婶就躲。

    可把孙三婶气坏了。

    贵子也越发沉默寡言,春娟有时候还会托人给贵子带口信, 贵子便会去姐姐姐夫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再回家。

    晚上陪着杨二爷爷吃了晚饭后, 夫妻二人提着豆油灯又回到铺子上, 刘章正准备关铺子。

    “还以为你们今儿晚上不回来呢。”刘章笑道。

    “想想还是回来心里踏实。”杨继西笑道, 他们守着电话, 万一孙玉兰那边有个啥,他们也知道。

    刘章又和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后, 才抱着枣子回对面睡觉了。

    杨继西夫妇也洗漱完回房间休息了。

    嫣嫣是第三天下午回来的, 她背着一个漂亮的书包, 从班车下来就往铺子里冲。

    “爸爸妈妈我回来啦!”

    杨继西忙着给人称瓜子呢,孙桂芳赶紧出去把孩子抱起来亲了亲:“我们可想你了!”

    “我也想爸爸妈妈。”嫣嫣紧紧地抱住孙桂芳, 后面下车提着大包小包的孙父和孙母笑眯眯地等她们亲热完。

    杨继西把长桌挪得更开些,让他们进屋坐。

    孙桂芳擦了擦眼角的泪,拿上钱就去肉联厂买肉去了。

    孙母拦不住,便跟她一道去。

    孙父有些晕车,杨继西给他倒了点白开水喝完后,就回小房间休息去了。

    “这是姨给我的,这是姨爹给我的,还有这些是舅舅他们后面给我买的。”

    嫣嫣把包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这边是我自己买的。”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有,姑姑他们也有,欢欢她们还有狗蛋他们都有。

    嫣嫣把东西展示了一番后,掏出自己的兜儿眼巴巴地看着杨继西道:“一个字儿都没了。”

    杨继西忍着笑,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小辫子:“没事儿,开学爸爸给你补上。”

    嫣嫣露出一口小白牙:“就知道爸爸会这么说。”

    她还说孙玉兰和孙大哥他们给她红封了,但是她记着爸妈的话,没要。

    买了这么多东西给她,不能再要了。

    平安本来和王小松出去玩儿了,回来听说嫣嫣回来了,二人都跑过来找她。

    嫣嫣把城里带回来的好吃的好玩的和他们分享,还把礼物给了二人。

    王小松抱着玩具车高高兴兴地回到家,王大嫂一瞧,就知道是嫣嫣给的,于是晚上烧了土豆排骨后,让王小松送了一大碗过来,土豆只有一点点,其余全是肉。

    这可让杨继西他们不好意思,于是分了点红烧肉让王小松带回去。

    孙父和孙母晚上就在这住的,吃过饭后,孙母硬是不让杨继西洗碗,自己把碗筷洗了,杨继西便去把堂屋收拾了一番。

    这会儿还有镇上的人过来买东西,或者是坐在他们铺子门口的凳子上,听王大爷家的收音机。

    “三斤薄荷糖?叔咋买这么多?”

    杨继西一边称糖一边问道。

    那老汉笑了笑:“我明天一早要去县里看我的孙子,这不带点他爱吃的,我咋好意思去呢。”

    “这话说的,孩子见到您就很高兴咯。”杨继西是知道他孙子的,这老叔的老伴儿前几年就没了,孙子也是他自己带到六岁后,被儿子儿媳妇接去城里读书的。

    老叔笑了笑:“我再给我闺女打个电话。”

    她闺女那边的公社安装了电话,所以来得也挺快,说了大概两分钟后,老汉给了电话费和糖钱,又看了看嫣嫣:“回来了?”

    “爷爷好。”

    嫣嫣大声道。

    “好好好。”老汉连声应着,提着东西笑眯眯地走了。

    有人问他咋不停下听听收音机,他道:“明儿一早得起来呢,不听了。”

    孙母跟杨继西他们说起孙玉兰那边的情况:“房子不大,但两个人够住,以后有了孩子,就再隔出一间小屋子住也行,城里是真热闹啊……”

    杨幺妹他们这会儿也过来串门,听孙母和孙父说外面遇见的事儿,看见的新鲜东西啥的。

    嫣嫣三个小家伙抱着玩具去隔壁找柳二的儿子牛牛玩去了。

    “那些孩子,才四岁多呢,就要上什么,什么看护班。”

    孙父说道。

    “啥看护班啊,人家那叫,”孙母仔细想了想,“学前教育班!瞧瞧人家城里的教育,就是走在前面,我们这种小地方,前几年镇小学就那么十几个人,现在好了有一百多个。”

    刘章摸了摸怀里小女儿的手,闻言有些感慨:“这家庭不同啊,就连孩子走教育的路都不同。”

    “可只要认真学,哪里都是没问题的,”孙父的声音提高,“就说石头期末考试那分数,秦远说了,那可不比城里的孩子差,这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

    “石头念书确实厉害。”杨幺妹夸赞道。

    转眼就是嫣嫣开学,杨继西回村春耕,然后炒茶。

    今年家里喂了二十只鸡,孙父他们家也喂了十五只,就为了给孙桂芳坐月子的时候补身体的。

    孙桂芳的肚子越来越大,回生产队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有人就说她过惯了镇上的好日子,都忘了本,不愿意回生产队了。

    杨继西直接怼回去:“那按照你这意思,你男人出去干活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可别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不愿意回来吧。”

    那人又气又臊,从此不敢再说半句话。

    村里的茶全部炒好包装好后,杨继西家的杂货铺门口,也挂上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就是清茶名。本镇买的人其实很少,但开车路过,且喜欢喝茶的人,有些下来买水喝,就会随口问一句。

    杨二奶奶把泡好的茶倒了一碗端出来给那些人尝味儿,还真给卖出去不少!

    队长见此高兴得很,特意在会上对杨继西一家进行了大力表扬。

    杨继西脸不红心不跳地起身接受了大家的鼓掌。

    因为杂货铺这边的销售比他们在县城四处跑卖得多一些,所以孙桂芳干脆在铺子门口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茶,以及那块立起来的木牌。

    这样来往的车辆主人看得更清楚了,也卖得更好。

    杨继南和杨继北把队里的兔子给全包下来自己干了。

    有了茶林和花椒林,还有鱼塘,队里暂时顾不过来兔子这边,毕竟兔子的利润有些低,加上老马沟那边的兔子养得比他们队里的肥,所以也没人家卖得好。

    在队长去了一趟公社后,便决定把兔子屋那边全给脱出去了。

    杨继南和杨继北咬牙接了下来。

    他们不想离开家乡,要想干出事儿,那就得继续,毕竟这养兔子,他们费了不少心思的。

    因为钱不够,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其中杨继西他们就借了一百块钱给他们。

    知道茶在杨继西他们小卖部卖得不错后,兄弟二人提着一只大兔子来杨继西家对他嘿嘿笑着。

    正准备宰一只鸡,下午给孙桂芳她们送去补身体的杨继西:......

    “要干啥?”

    杨继西起身把鸡放进鸡圈里,一边洗手一边让他们把兔子放在院子里,先进堂屋说说啥事儿。

    兔子是被捆了爪子的,所以也不会怕它跑。

    杨二爷爷正在堂屋的竹椅上躺着小憩,见他们来了,还去倒了两碗水过来。

    “取名啊?”

    他问。

    杨继南和杨继北赶忙摆手。

    “二爷,我家二娃还小,不着急取书名,等六七岁的时候再取。”

    “我家玉香有名字了,这次来是想请西哥和嫂子帮我们卖兔子。”

    “卖兔子?”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一愣。

    “对,卖兔子。这两年,我们把县城都跑遍了,那饭馆也订下了单子,可人家一个月也要不了三十只啊,都爱吃猪肉和鱼,兔子肉吃得少。”

    “有一家倒是进的兔子多,可人家订的是老马沟那边的兔子,咱们也挤不进去。”杨继北说起这些都觉得心酸。

    “兔子多,可卖不出去,那就会越来越多,这兔子越嫩越好吃,不像母鸡,几年的补人。”杨继南摇头。

    杨继西想了想后道:“卖不出活兔子,咱们可以卖别的嘛,兔毛卖得怎么样?”

    “兔毛卖得不错,可咱们也不能全靠兔毛嘛,”杨继北挠了挠头,“这兔子生得可快了,一生就是一大窝,每天的草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意思就是得卖点出去。

    杨继西想起前世卖得火热的麻辣兔丁,五香兔头啥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谈一笔生意。”

    杨继南和杨继北对视一眼,也没问到底啥生意,直接点头道:“那就太好了!”

    三人中就只有杨继西的家底最厚,可不就是太好了。

    三人在杨继西家堂屋说了四个小时,杨继西拿着笔又说又记,然后把协议分成三份,每一份都签下了他们的名字。

    “那明天我们三小溪沟那见。”杨继西端起搪瓷杯喝了几口茶水后说道。

    “成!”

    不同于来时的不安,走的时候二人充满了干劲儿。

    杨二爷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走出院门,然后指了指院子里的肥兔子:“这兔子怎么搞?”

    “做成麻辣兔,”杨继西挽起衣袖,“爹,您得给我打下手了,把东西做出来尝尝才心里有数。”

    “成。”杨二爷爷点头。

    本来是说杀鸡下午送到镇上的,结果忙着说那事儿,又杀兔子又搞麻辣兔,倒是没来得及。

    “爹,味道咋样?”

    在充满辣呛味的灶房,杨继西问道。

    “好吃,就是太辣了。”杨二爷爷一边呼气一边咬着兔肉。

    “等冷了以后,味道就刚好。”杨继西笑道。

    他端了两碗分别送去杨继北和杨继南家。

    二人吃完后看向他的眼睛更亮了。

    “这生意肯定成!”

    “明儿起早啊,可别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杨继西就起来把鸡杀收拾好,吃了早饭就和杨继北二人在小溪沟那碰面,一道去镇上。

    到了镇上,杨继西把鸡送到杂货铺后,才和杨继北他们上班车去县里的商局。

    三人搞了个商标和公司名字,拿着东西又去买大锅啥的,还听杨继西的去医院各自检查了一下身体,把那些东西全部拿上装进袋子里回了家。

    接着田家岗队里的人便发现三人常常在兔屋那边一待就是一天,他们是在杨继北一家三口之前住的草房里炒兔子的。

    “二哥,辣椒不够了,得去收。”杨继北看了看袋子里的干辣椒后说道。

    “早就收了,我这就回去拿,这边放着容易潮。”杨继南笑眯眯地回去背了一口袋的干辣椒过来。

    杨继西和杨继北则是继续装袋麻辣兔,为了密封好这东西,杨继西特意请杨文清从外面寄回来合适的小袋子,以及简单版的密封器。

    他拿到手后试过,密封好的麻辣兔,十五天内吃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抬起热起来,那吃的时间肯定会缩短的。

    “西哥,咱们这货够多了吧?啥时候卖去啊?”

    “铺子怎么样了?”

    杨继西问。

    “已经装好了。”杨继北笑道。

    他们三人在县里租了一个铺子,就是卖兔子肉的,有活的,有熏的,还有这种小袋子装好的麻辣兔。

    “那明儿一早,我们就去县里上货,后天就开张!”

    “好!”

    孙桂芳知道他们在忙这个生意,这会儿还挺着大肚子和杨幺妹说呢:“我觉得那味道还不错,就是吃多了辣得慌。”

    杨幺妹闻言一笑:“那东西也不能一直吃啊,吃个新鲜或者是寄出去给亲戚朋友啥的,刚好。”

    “你说得对,”孙桂芳点头,“应该就这几天忙完了,西哥说让我拭目以待,我倒是瞧瞧他们弄出啥动静。”

    “不管啥动静,钱分到手还是得交给你放着就成。”杨幺妹掩嘴一笑。

    “我倒是不管钱放在哪,”孙桂芳也笑,“但是我管钱用在哪里。”

    二人正说着话呢,枣子就从小床上爬起来,眼泪汪汪地看着二人。

    “尿了?”

    杨幺妹一看就知道咋回事了,赶紧抱着孩子去后院换了尿布,回来时枣子又笑眯眯的了。

    “这孩子可真有意思。”孙桂芳稀罕得不得了,抱着枣子亲了亲她的脸蛋。

    枣子笑眯眯地回亲过去,孙桂芳更稀罕了。

    “桂芳,回来喝醪糟!幺妹忙不?不忙就过来喝,忙我给你端过来。”

    那边杨二奶奶大声喊着。

    “不忙,我过来喝!”

    杨幺妹应着,二人带着枣子回到杂货铺,刚喝上醪糟呢,杨继西三人一人背着一大背篓的东西就过来了。

    “要去县里啊?”

    孙桂芳问。

    “对,”杨继西拿出半袋子的麻辣兔放在铺子上,“这些放在我们铺子上卖卖看。”

    “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