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店 www.xssd.net,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但是说不准, ”杨继康摸了摸下巴,“咱们队里这么多茶林, 你说我要是在县里开一家茶馆怎么样?”

    茶就进他们队里的茶, 有保证而且很新鲜,隔壁县的茶也不错,不过既然是做生意, 那带动一下自己的生产队, 也是好事儿了。

    “茶馆?”

    杨继西点头:“也不错啊,反正什么顺手就开啥, 我们家桂芳喜欢小卖部, 所以我们家的小卖部还挺不错的。”

    “是不错。”杨继康笑道。

    桃林的鸡在年底的时候开始下蛋了, 团团没事儿就跟着杨继西他们进桃林, 手里提着一个小木桶, 弯腰捡鸡蛋。

    因为鸡蛋太多, 杨继西不得不又去找有啥地方需要鸡蛋的,不然这放久了可会坏。

    孙父他们那每个月都会送一百个过去,杨继春几姐妹家也时不时送过去, 可这鸡蛋还是多, 所以杨继西这天特意去县里四处转转, 看能不能找一个长期都需要鸡蛋的铺子。

    “妈妈, 我还想吃蛋糕。”

    他刚从麻辣兔那边过来, 就听有孩子拉着她妈妈撒娇道。

    “你昨天生日所以咱们吃蛋糕,生日过了就得等明年才能买咯。”

    “那我把明年的生日放在今天过好不好?”

    孩子妈妈闻言又气又笑, “那可不行, 这样你明年就不能吃了, 不准再说明年也提前过,我不听。”

    听着孩子的童言童语, 杨继西笑了笑,找到那家蛋糕店,却发现开这蛋糕铺子的还是个熟人。

    正是之前租他们东门巷房子的那对夫妇,张爱民和吴翠芬。

    不过他记得张爱民是工人啊,怎么会有时间在这帮忙呢?

    “杨兄弟啊,快坐快坐,”张爱民瞧见他后热情招呼着,“这边坐,想吃点啥,我请客。”

    “不不不,一码归一码。”杨继西想着现在放寒假,嫣嫣她们也都在家,于是买了一个八寸的玫瑰花形蛋糕,这个最好看,面上是大朵的玫瑰花。

    吴翠芬在里面做蛋糕,张爱民记下客人订下的蛋糕与拿的时间后,端着一杯茶过来放在杨继西面前。

    “咱们也许久没见了。”

    张爱民道。

    “是啊,好几年了,我记得你们自己买了房子,还开了个早餐店,现在没咋开蛋糕店了?”

    杨继西笑问道。

    张爱民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我那工作,是拿钱买下的,这不是前年厂里要退一部分人,我就下岗了。

    “因为我之前忙着上班,早餐店我媳妇儿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就请了我老娘还有两个嫂子过来帮忙,后来我一下岗,家里呢又想分家,那早餐铺子,我们两个就退了,给哥哥嫂子们干。”

    很多事儿他都直接略过了,直接说起现在这家蛋糕铺子。

    “其实那会儿我们挺难受的,但是我儿子有本事啊,他去外地回来说,外面流行做蛋糕!于是把他妈妈喊出去学了大半年,回来后我们就开了这家蛋糕店,生意也还过得去。”

    张爱民笑眯眯地说道。

    “那就好,”杨继西赞道,“这人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有出路的。”

    “可不,”张爱民连连点头,“我呢就给我媳妇儿打下手,她手艺好,做的蛋糕好吃着呢,你们尝着不错,就常来啊。”

    “那是肯定的,”杨继西笑道,“冒昧问一句,你们这儿的鸡蛋是从哪里进货的?”

    “回老家收的,可这天冷了,鸡蛋也少了,去进的吧,又不能保证是不是土鸡蛋,兄弟你是不知道,现在好多洋鸡蛋,那味道可没有土鸡蛋好!”

    杨继西一听有戏,便提起自己桃林里的鸡。

    张爱民立马把张翠芬喊出来商量这个事儿,张翠芬二话没说就点头:“只要是土鸡蛋,我们就收,一周送一次货,我们一天就要用两箱多的鸡蛋。”

    “箱子多大的?”

    杨继西问。

    张爱民把箱子拿出来,这里面是放着隔断层的,一共四层,每一层上面都是鸡蛋窝,一层可以放三十个,这一箱就是一百二十个鸡蛋。

    也就是他们一天要用二百四十以上的鸡蛋,就算是240一天,一周就是1680个。

    现在鸡蛋市面上是三分钱一个,但这长期拿货,就算两分钱一个,一周下来大约33块钱,一个月132块。

    这也不少了。

    杨继西拿出纸笔,当着他们的面写下两份协议,然后各自签字。

    他把蛋糕放在三轮车上,骑着车回到镇上,先给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他们分了一些,这才回生产队。

    杨幺妹夫妇回生产队办事儿去了,平安在杨继西他们老家。

    见他买了蛋糕回来,三个孩子都围了过来。

    平安已经是变声期了,和石头一样,这会儿最不爱说话,但现在看见那蛋糕,还是叽叽喳喳地和嫣嫣还有团团说了起来。

    “我知道这个,班里有个同学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妈妈就给买了这个蛋糕,上面还要插蜡烛,然后闭着眼睛许愿呢。”

    “我也知道,”嫣嫣点头,“奶奶本来要给我买的,我觉得有点贵,就没让。”

    “好吃吗?”

    团团看着蛋糕问道。

    “没吃过,”平安摸了摸她的小辫子,“待会儿咱们吃了饭就吃。”

    “好哦。”

    团团点头。

    蛋糕并不多,但孙桂芳还是分了一些给杨大爷爷他们。

    嫣嫣等她送蛋糕回来后,便和平安一块儿把剩下的蛋糕分给大伙儿吃。

    团团吃到嘴里时,双眼亮晶晶地道:“这个好好吃!”

    “确实不错,”孙桂芳点头,她也知道开蛋糕店的是谁了,便笑道,“我可听张姨说了的,这翠芬啊,厨艺好得很,我看做啥都好吃。”

    “店面也很干净,买的人多得很,除了蛋糕外,还有很多面包类的东西,我这次就没买那么多。”

    杨继西说。

    “其实这个可以自己做的。”

    平安想起班里女同学讨论过怎么做蛋糕,于是说道。

    嫣嫣双眼一亮,团团也凑了过去。

    “那我们做吧,要啥?”

    “蛋糕,还有面粉,不过那个面粉不是咱们做包子的那种,是另外一种。”

    平安说。

    “我明儿要去送鸡蛋,”杨继西觉得奶油有些甜,喝了口茶后道,“把面粉买回来,咱们自己做来试试。”

    反正寒假孩子们在家也没啥事儿。

    “好!”

    嫣嫣他们高兴得很,让杨继西多买点回来。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去桃林那边喂鸡,顺带捡鸡蛋。

    其实家里也还有一百多个,但这送到铺子里的还是得越新鲜越好。

    反正小卖部的鸡蛋也快没了,杨继西就一道送了过去。

    等他买好做蛋糕的东西回来时,嫣嫣就拉着欢欢乐乐一起过来研究咋做。

    平安打下手,狗蛋和毛蛋他们也过来凑热闹。

    第一次没做好,不蓬松,还带着点鸡蛋腥味,但杨大奶奶还是觉得很不错,和杨大爷爷分着吃。

    第二次就好很多了,嫣嫣她们非常有成就感,平安当下就装好,骑着自行车送到镇上去。

    杨幺妹得知是他们兄弟姐妹做的新鲜玩意儿后,也尝了尝:“不错啊。”

    枣子吃了后眼睛也亮亮的。

    平安骑着自行车回去的时候,后面就坐了枣子。

    枣子比较黏父母,所以一般都是在镇上,见她来,团团特别开心,拉着她就去灶房看她们的成果。

    孙玉兰一家三口是在腊月二十那天回来的,出发前就给小卖部打了电话,所以杨继西和孙桂芳就在小卖部等了两天。

    见他们回来,孙桂芳上前迎,看着秦远怀里的小男孩,她笑眯眯地凑过去碰了碰他的脸。

    小男孩腼腆一笑。

    秦远笑骂道:“这会儿还挺会装乖,姐,这孩子就是个皮猴,可别被外表骗了。”

    “哪里皮了,一看就是好孩子,”孙桂芳牵着他往铺子里走,“你叫年年吧?知道我是谁吗?”

    年年奶声奶气地回道:“你是大姨。”

    “那我是谁呢?”

    杨继西把人抱起来举高高问道。

    年年也不怕人:“大姨夫!”

    “这孩子不错。”杨继西夸道。

    孙玉兰胖了些,但也更好看了,闻言笑道:“可别夸,越夸就越皮。”

    “吃了午饭后,咱们再回爸妈家。”

    孙桂芳拉着她的手笑道。

    “好。”姐妹二人好久没见面了,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杨继西和秦远坐在一旁也有说有笑的,刘章提着一篮子柿子过来,请他们吃柿子,也坐下说起话。

    “大哥他们今年也回不来,”说起孙大哥他们,孙玉兰叹了口气,“前不久大嫂跟我们打电话说,爸妈年纪也不小了,一直在老家待着他们也不放心,就想我们这次回来,把爸妈劝到城里去住。

    “大嫂说房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出去,和大嫂娘家人住在一个小区里,能随时照看不说,还能多亲近亲近。”

    孙桂芳想了想摇头:“我看爸妈不一定想出去,咱们劝归劝,但也要看他们愿不愿意,高不高兴。”

    “这我自然是知道的。”

    孙玉兰点头。

    “我和你姐夫他们也商量过了,以后爸妈年纪大了,肯定是要人照看的,这房子也有些年头了,想着啥时候把它给推了,盖两层楼,这下面做铺子,堂屋还有库房啥的,楼上就住人。”

    孙桂芳指了指头上,“到时候爸妈也过来一起住,和爹娘在一起看铺子,不找点活儿给他们,他们自己也闲得慌,看铺子就是最好的活儿了。”

    “这倒是好主意,”孙玉兰又看了眼那边和秦远二人说话的杨继西,低声道,“这些年,都是你们在照看爸妈,我和大哥心里其实挺愧疚的。”

    “不说这些不中听的话啊,”孙桂芳瞪了她一眼,“我和你姐夫都不爱听。”

    孙玉兰抿了抿唇,握紧她的手点头。

    下午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从生产队过来看铺子,家里平安带着妹妹们,而且杨继康他们都在家,晚上院门一关也没啥事儿。

    孙桂芳一行人则是回了孙父他们家。

    孙父和孙母见他们一起过来,心里别提多高兴。

    “我今儿一起床,就听见喜鹊的声音,还说会有啥好事儿呢。”孙父笑得合不拢嘴。

    孙玉兰看着苍老了些的孙父和孙母,心里也不是滋味,自打她生了孩子后,文工团又忙得很,所以也是有些时候没回来了。

    秦远四处看有啥活儿做,勤快得很,杨继西也给他这个表现的机会,牵着年年在队里转悠。

    孙三婶家的贵子也二十好几了,可却到现在也没成家,杨继西牵着年年在路上遇见对方,对方盯着年年看了看:“这不是团团啊,瞧着眼熟。”

    “团团是小姑娘,这是小男孩。”杨继西无奈道。

    贵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是我记错了,这孩子是?”

    “小妹家的年年。”

    杨继西抱起年年:“这是你贵子舅舅。”

    “贵子舅舅。”

    年年唤道。

    贵子一愣:“三姐回来了?”

    “嗯,这会儿在家呢,我带年年出来转转。”杨继西笑道。

    “那我得过去看看,”贵子刚准备走,又从兜里抓住两颗棒棒糖塞到年年手里,“本来是买给我外甥的,可他现在不爱吃这个了。”

    “谢谢。”

    年年不用人教,也知道该说啥。

    贵子摸了摸他的头,笑着离开了。

    孙三婶这几年因为贵子一直没媳妇儿,所以心性啥的也没有往年那么强了。

    现在一张嘴就是诉苦,诉贵子的苦,以及自己抱不到孙子的苦。

    杨继西带着年年回家时,孙三婶也在,见到年年,她的视线就没有挪开过,孙玉兰见此嘴角一抽:“不至于吧?”

    孙桂芳小声回道:“求娶了好几个姑娘,可人家都不愿意把姑娘嫁过来,前不久倒是有一个看得上,但贵子呢又不出去打工,对方就说算了。”

    “咋不出去呢?”

    孙玉兰问。

    她可知道好些人出去打工,都赚了不少钱呢,就这一路过来,以前的草房都没了,基本都是砖房。

    “贵子啥性子你还不知道?”

    孙桂芳叹气。

    “其实也不冲突啊,就是平日在外打工,过年回来嘛。”孙玉兰说。

    “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孙桂芳摇头。

    第二天秦远一家三口又去了杨继西他们家,平安几个人刚从桃林捡了鸡蛋回来,正在院子里洗手讨论中午做啥吃呢,就见孙桂芳牵着一个小娃娃进来了。

    “妈,这是哪个?”

    团团跑过去盯着年年看了看后问道。

    “这是你年年表弟。”孙桂芳介绍道。

    “小姨家的。”团团立马说。

    “对,就是你小姨家的。”

    “团团都这么大了啊?”孙玉兰跟着进院子,“还记得小姨吗?”

    “不记得了。”团团摇头,嫣嫣和平安冲上来围着她说话,枣子也不怎么记得,便和团团一起盯着年年看。

    年年大大方方地让她们看,还道:“我渴了,姐姐哪里可以喝水?”

    团团一听这声姐姐,顿时挺直腰板:“跟我来吧,我给你兑糖水喝。”

    “姐姐我想喝白开水。”

    糖水不解渴。

    年年跟在她和枣子的屁股后面说道。

    秦远和孙玉兰见年年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团,心里也松了口气,就怕年年和哥哥姐姐们陌生,那就不好办了。

    年年在杨家大院如鱼得水,因为杨继南家里的二娃都比他大,所以年年成了家里最小的孩子,大伙儿都带着他玩儿,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也让他坐最中间。

    团团是特别关心年年的那个人,杨继西好奇地问她:“我还以为你会吃醋呢。”

    结果团团轻哼一声道:“我可是做姐姐的人。”

    “是是是,团团是个好姐姐。”

    杨继西笑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